校园文化

+

名师风采

田大伦

揭开绿色生态的奥秘

——记生态学学科顾问田大伦教授

 

 

    在我们学校,提起“田大伦”这个名字,可谓是人人皆知。这位年近七旬的女教授,几十年来一直在生态王国里执着探索,在教学和科研等领域全面开花,取得了累累硕果。田教授和她的课题组先后有9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1年,她亲手创建的会同野外生态观测站,与长城南极科考站一道被评为我国首批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站。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首届林业科技贡献奖”、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专家”、湖南省第五届“光召科技奖”等荣誉,并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在这一系列成果和光环的背后,田教授付出了无数艰辛和汗水,甚至有着许多旁人无法想象的传奇经历。我们曾多次试图去了解得更多,但每次田教授都是谦虚地婉言谢绝。这次,在她被聘为我校生态学学科顾问之后,我们希望将她的先进事迹和一些传奇经历与师生们分享。无意于打搅田教授平静的生活,更不想改变她长久以来保持的低调做人的原则。仅仅只为激励更多的中南林人前赴后继,像田教授一样,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创造更多的精彩,为中南林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白手起家,在崇山峻岭间建起全国第一个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

    时光倒回到29年前。1978年,根据中国科学院陆地生态系统科研规划,我校承担了“亚热带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物生产力的研究”课题。杉木品质好,生长快,作用广泛,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种植树种,其木材生产量占全国商品材的五分之一。然而,大面积长期以杉木人工林为主的经营方式,带来了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迫切需要把森林土壤、大气、水文、光热、动物、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当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是一片空间。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年轻的田大伦老师和康文星、谌小勇等课题组成员一道,远赴具有典型亚热带气候的怀化会同县,建起了我国第一个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开始了漫长的攻关道路。

    在离学校500多公里以外的崇山峻岭间建野外观测站,白手起家,谈何容易!对于当年艰苦创业的情景,田教授仍然历历在目。“所有的仪器都是我们先化整为零,用手扶拖拉机一件件运到观测站后,再重新安装运行的。”为了测量地表水和地下水,他们将4个集水区全部围了起来,全长6公里!

    建观测站难,坚持在野外观测和研究更难。当年,田教授和其他同事就分住在3间头可触顶的小屋里,而且一住就是10年!这对一个年轻的女教师来说,是何其不易!“没有自来水,我们手提肩挑;缺少粮食和蔬菜,自己买和种。”曾在观测站待了整整15年的康文星教授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生活。为了采集生物量,老师们得把一棵树连根拔起,锯成一段一段地称;要把新鲜的树叶收集起来烘干。“当时电路又不好,怕起火。每次烘树叶,我根本不敢睡觉,一次就是三天三夜。”田教授说。由于经费紧张,从1988年开始,田教授和康教授两人还自己掏钱给工人发工资、买记录纸。直到1994年上面有经费下来,他们垫钱的日子才结束。

    由于田教授和课题组的其他同事还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观测的一些数据也得拿回学校进行分析,他们只能轮流到站里蹲点,来回奔波。田教授介绍,每次去站里,需要两天时间:转两次火车,然后再乘汽车或拖拉机。“晴天一身土和汗,雨天车打滑,弄得一身泥不说,还得经历一次次的生死考验。”回忆起那时的一些细节,田教授似乎仍心有余悸。由于山路崎岖,师生们进山累计翻车十几次。“我就出了两次车祸。”田教授说。其中一次是1986年,她和同事一块儿乘车去观测站,半路上发生了车祸。田教授被摔出车外四五米远,头部受伤,整整两天处于半昏迷状态。而另外一位同事则被摔断两根肋骨。

连续三十年潜心攻关,收集“国宝”无数,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尽管条件艰苦,但田大伦教授和课题组的其他成员从未懈怠,始终一丝不苟地工作。他们每天穿越500多米的田间小道,然后划船过河,再翻山越岭、徒手攀铁塔,到山腰和山脚的8个观测点进行观测。平均每天6次,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哪怕是大年三十。刮风下雨、雷电交加之时,田教授他们更得“闻风而动”、“闻雨而行”,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采集各种样本和数据,很多时候一测就是一整晚。

    正是凭着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田教授率领的课题组获得了气象、水文、植物、土壤、亚热带常见树种的大量原始观测数据。其数量之多、内容之细、持续时间之久,全国同领域惟一。日本荻原秋兰博士在参观了原始记录数据后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这样健全的长时间的连续数据,真是国宝!”

    如果说长时间地观测记录原始数据,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那么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就要求科研人员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和较高的悟性。田教授和她的课题组成员就属于两者兼而有之的一个群体。近30年来,田教授带领同事和研究生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率先得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水文学过程中营养化学动态及平衡模式;率先估算出了杉木人工林采伐后的生态损失;率先用生态系统中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指标取代我国传统的用测树学指标来衡量森林抚育间伐效果,使我国在森林水文学、小集水区水文效益研究,生态系统生物能量、辐射能源和环境能量综合研究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她个人先后主持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台站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平台建设项目、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重点项目等共1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6篇,被国内外引用162次;出版学术专著5部,参编著作3部。作为主持人获科研成果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

    田教授将这些纯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实践当中,提出了一系列科学造林方法,实现了杉木产量、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其中,光是提出的免烧免耕造林技术,每公顷林地就能减少直接经济损失2480万元,而间接创造的生态效益更是无法估量。

辛勤育人四十余载,桃李满天下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科研方面硕果累累的田大伦教授,在教学方面同样付出了大量心血,并且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评价。2001年,她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田教授自1978年任教以来,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了“普通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森林生态定位系统研究方法”、“森林生态学”等课程。几十年的教书生涯,如今的田教授已是桃李满天下。除了难以计数的本科生外,她先后培养硕士研究生33人、博士研究生22人,指导博士后1人。其中有3人已在国外著名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8人在国内已获得高级技术职称,成为单位的科研技术骨干。他们在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相当出色的表现。每次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这些同学都会想到当年那位治学严谨、对学生关爱有加的“田老师”。

    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网站上,我们看到不少同学写给田教授的充满感情的留言。其中一位署名“wfsyxs”的校友说:“她是我二十几年前的老师,是个非常好的老师。祝田老师健康长寿。”还有一位同学这样说道:“田老师,您学问做得好,为人也很好。向您学习!向您致敬!请多保重身体!”

    生态学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作为这个学科发展的“领头雁”和重要见证人,田教授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她一直注重该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从试验方案设计到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她经常陪同青年教师深入基地和科研第一线获得第一手数据。田教授总是想方设法给年轻人创造各种科研条件和学习机会,让他们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提高业务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她也特别注重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如今,作为我校生态学学科顾问的田大伦教授欣慰地看到,以项文化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专家,已经成为了该学科的“希望之星”。目前,该学科共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实验教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硕士学位11人。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3人被列入湖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一支充满生机的学术梯队已经形成!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报》2007年3月30日第309期,作者:邹敏 李伦娥